六类疫情相关诈骗套路不用慌,六大应对之策防上当

疫情发生以来,关于防疫物资的骗局屡见不鲜。犯罪分子之所以能得逞,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抓住了消费者急于购买防护物资而疏于防范的心理。目前与疫情相关诈骗主要包括六类:  一是以售卖口罩、消毒水、额温枪等防疫物资实施诈骗;  二是假冒慈善机构、公益机构骗取爱心捐款;  三是冒充单位或公司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家属感染,实施电信诈骗;  四是谎称火车、飞机、酒店、快递等退改签补偿服务实施电信诈骗;  五是冒充学校老师开设网络辅导班,骗取学生家长课程费、教材费;  六是以“特效药”为名售卖假冒药品。

面对套路不要慌,小编为大家总结了六大应对之策:  第一,谨慎对待网络上的防护物资代购,应尽量选择从正规药店购买防护用品和消毒用品。  第二,爱心捐赠要认准官方平台和官方信息,切勿通过非正规渠道进行,转账过程中千万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转拨的电话或点击个人发送的陌生链接一律不可信。  第三,收到亲属感染信息,第一时间与本人或者亲属进行联系或情况核实,情况属实再来转账也不迟。  第四,火车、飞机、酒店和快递的退改签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与操作,不明链接不明操作软件一律不信。  第五,遇到不明身份的校方人员发布的学校通知,应与校方具体工作人员核实,切勿匆忙缴纳不明的费用。  第六,药物信息以官方发布信息为准,不迷信“特效药”。适当进行室内锻炼,提升自身免疫力才是抵御病毒的最好方式。

  小编提示:疫情期间大家大都是采取线上消费的方式,千万要注意保护好个人敏感金融信息,提高个人防范意识,别上当受骗啦。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

相关推荐